河南开封新闻网

两会说就业〡大学生就业能力弱和自立能力差有

原创 本刊记者 张斯絮 中国青年杂志

两会说就业〡大学生就业能力弱和自立能力差有

欢迎关注《中国青年》杂志官方微信
编者按: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从“六稳”到“六保”,就业问题均摆在首位。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提出,“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新就业形态’也是脱颖而出,要顺势而为”“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湖北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明确指出要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做好保基本民生工作。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强化”“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就业”一词共出现39次。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青年就业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2020届高校毕业生达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疫情冲击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如何破解?中国青年杂志全媒体从5月24日起推出“两会说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危与机”系列报道,共同为高校毕业生的求职困境支招破局。
“两会说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危与机”系列报道道⑥
两会说就业〡大学生就业能力弱和自立能力差有关
@选题策划/皮钧 蔺玉红
整理/本刊记者 张斯絮
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就业成为热词。今年高校毕业生达874万名,再创新高。如何帮助他们顺利就业,不让这些刚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成为“断线的风筝”,既考验着各级政府,也考验着每位青年、每个家庭、每所学校。
2020年 2月28日,教育部公布了24365网站200万个岗位招聘的信息,随后在线招聘各大平台及学校也释放出海量信息。在疫情之下如何应对挑战和机遇,每一名毕业生的求职表现都在考量其就业能力。
立足长远,应该如何培养中国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中国青年》特邀青年职业化教育深度实践者、“悦雅职业形象训练营”课程研发者陈郁回答相关问题。

两会说就业〡大学生就业能力弱和自立能力差有

北京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为毕业生开展职前培训,陈郁为毕业生授课
没有就业能力,就谈不上职业能力
《中国青年》:就业被称之为一种能力,我们应该如何理解?
陈郁: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人的能力总是通过其行动和所做的事情体现出来。
可以说没有就业能力,就谈不上职业能力。
就业能力(Employability)即“可雇用性”,2005年由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明确概念,是指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就业能力不仅包括找到工作的能力,还包括持续完成工作、实现良好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
这个概念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于1909年提出。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学者修订了“就业能力”概念,定义为获得最初就业、维持就业和重新选择、获取新岗位的能力,在强调就业能力的同时,加入了就业市场、国家经济政策等宏观方面,更全面地阐释了就业力的整体概念。
2007年教育部办公厅出台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高厅[2007]号),首次将就业能力的培养纳入高等教育体系,成为必选学分课。但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仅仅是学校培养的责任,家庭、学校和社会必须通力配合培养,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两会说就业〡大学生就业能力弱和自立能力差有

陈郁(前排左一)为大学生举办就业助理职业形象礼仪培训,示范职场握手礼仪
家庭层面:需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立能力
《中国青年》:从家庭角度来说,如何帮助孩子培养未来的就业能力?
陈郁:在中国年满18周岁,就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这意味着自己应该养活自己了,这就是生活自立。
但是, “生活自立”不同于“生活自理”。
“生活自理”是自我料理、自我管理;是指可以独立完成扣除社会性活动之外的自我生活管理行为,包括“吃、喝、拉、撒、睡”,“洗、漱、居、起、衣”等。“生活自立”则是以社会活动为依托的,如果没有社会活动能力,就不可能具备“生活自立”的能力。
所谓“生活自立”,指的是脱离监护条件下的独立生存能力,是指可以自我完成生活资源的获取、管理、分配和运用的能力。
工作—获取工资—超市买粮食—把粮食带回家—做饭,这些行为包含了对生活资源的获取(工作、获取薪资)、管理(薪资的存放、计划使用等)、分配(多少买米面、多少买肉菜)、运用(做饭,放多少米、多少水)等,而这只是“生活自立”中最基础的、最小范围的能力。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中学生生活自立的意识培养和能力刻意训练,是父母应当给予孩子的社会生存能力培养。“你只管读书,别的什么都不用管”,这种溺爱和培养方式,会害子一生。
从小参与家庭劳动,分担家庭负担,通过社会劳动换取所得,挣自己的零花钱,而不是在自己家刷碗挣钱。当前,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高,与家庭生活自立能力培养的缺失有很大关系。家庭培养就业能力,需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立能力。

    本文网址:http://www.afeijie.com/longtingqu/31351.html ,喜欢请注明来源河南开封新闻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