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去留之間,外資在華構建“新版圖”
編者按:外資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截至2015年底,我國累計設立外商投資企業83萬余家。目前,外資企業創造了我國近1�2的對外貿易、1�4的工業產值、1�7的城鎮就業和1�5的稅收收入。在經濟轉型升級的當下,外資之於我國的意義發生什麼變化?外資在產業流向和區域分布上有什麼特點?歲末年初,新華社記者深入多地,走訪外資企業、工業園區、研究機構和有關主管部門,今天播發系列稿件,呈現外資在華新圖景。
新常態下中國經濟深度轉型,在華外資動向引人矚目——
服務業外資佔比連續5年超過制造業,成為外資在華“藍海”﹔
滬粵津閩四大自貿區釋放改革紅利,引資高地效應凸顯﹔
中國已是吸引外資最多的發展中國家,但美日等國對華投資近兩年下降﹔
……
對外資而言,中國是否還是機遇之地?在中國經濟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之際,外資扮演的角色有何變化?
新華社記者前往廣東、上海、江蘇、陝西、四川、重慶等地,採訪各級商務主管官員,對話電子、汽車、工程機械、醫療保健、化工、物流等行業的跨國公司負責人,探究研判外資在華的現狀和未來。
總體樂觀,投資增長,何來“撤離潮”?
東莞南城宏圖路,原諾基亞的標志性工廠,已在去年春季關停。記者近日在這裡看到,昔日的工廠生活區中,每層樓的宿舍已被打通,改造成辦公寫字樓——一個能容納近百家電商企業的產業園已具雛形。
近年來,隨著國內要素成本上升,部分外資將目光轉向成本較低的東南亞地區﹔美德等發達國家鼓勵制造業回歸,一些企業也在回流。類似諾基亞工廠關閉的消息,一度引發了外資“出逃”的議論和猜想。
“東莞確實有諾基亞工廠等一些外資企業關閉外遷,但並沒有形成‘撤離潮’。事實上,低端代工生產企業的關停,淘汰了落后產能,為引進更多優質項目騰出空間。”東莞市商務局副局長方見波說。
去年東莞共有362家外企關停外遷,隻佔東莞外企總數3.3%,是2008年以來外企“倒閉”數量最少的一年。從行業細分看,它們大多屬於勞動密集型加工貿易企業,電子及儀器制造業、塑料制品生產和金屬制品企業分別佔44.8%、9.9%和8%。
形成對比的是,去年東莞新簽外資項目440宗,合同利用外資50.6億美元,增長17.2%。其中,超千萬美元項目達93宗,涉及商業、金融、物流、醫藥以及先進制造業。
一城可窺大勢,一地可瞻全局。
在我國利用外資第一大省廣東,借力自貿區和CEPA(《在廣東省對港澳基本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的協議》),去年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增長15.7%,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增長42.7%,超過217億美元。
在北京,借著成為全國首個服務業擴大開放試點城市的東風,科技服務等六大領域外資准入限制放寬,去年新批設立外企1068家,吸收外資95.5億美元,分別增長10.2%和62.5%。
上海、廣東、天津、福建,四大自貿區引資聚集效應凸顯。2015年1至11月,廣東、天津、福建自貿區共設外資企業6040家,合同外資4458.1億元人民幣。擴展區域后的上海自貿區吸收外資佔全市一半。
“不到兩年,我們在湖北襄陽工廠投資近10億元人民幣,生產兩款國產化車型,產能規劃達6萬台。這只是起步,未來我們有更多投資計劃。”時任東風英菲尼迪有限公司總經理戴雷說。
“我們高度重視中國市場,把亞太創新中心建在這裡,又正籌建全球肺癌研究中心,並在西安高新區興建全球最大的制藥生產基地。”強生中國區主席吳人偉說。
“再過幾個月,我們追加10億美元投資的上海研發中心將投入使用。該中心將與在美國、瑞士的研發中心同步研發。”諾華中國總裁徐海瑛說。
跨國公司負責人對中國市場的看好,與官方數據相互印証。
據商務部統計,去年我國吸收外資比上年增長6.4%,達到1262.7億美元,規模再創新高﹔新設外資企業26575家,增長11.8%。
全球500強跨國公司在華投資增資踴躍,其中德國奧迪、大眾、戴姆勒、漢莎航空,意大利菲亞特,瑞典沃爾沃,韓國現代、起亞汽車、三星電子,日本電氣硝子、普利司通、伊藤忠商事,美國英特爾、克萊斯勒等在華投資或增資單項金額超過1億美元。
外資“版圖”發生哪些變化?
2015年11月,蘇州金雞湖畔,台灣誠品書店在大陸第一家店開業。
本文网址:http://www.afeijie.com/longtingqu/44160.html ,喜欢请注明来源河南开封新闻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