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南都观察2019年度对话”在北京顺利举办。此次对话主题为“技术时代的爱与怕”,上海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院长季卫东,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吴国盛,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徐英瑾,北京邮电大学岗位教授、人机交互与认知工程实验室主任刘伟,《人工智能学家》主编刘锋,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科研究院/法学院副教授余盛峰出席了此次对话。六位嘉宾结合自身的学术研究和从业经历,针对人与技术的关系、科技的伦理边界等问题展开对话讨论,也给出了有关未来人与技术发展方向的想象与预测。
对话从“科技让我们飞升,还是制造牢笼”这一疑问开始。吴国盛指出,我们应该转换思维,重新思考人和技术的关系,“人和技术是一种镜像关系,而不是一个主体携带一个工具的关系”。刘锋则将技术比作锤子,认为人类需要解决三个问题——怎么使用锤子,用锤子做什么,以及锤子会不会拥有生命甚至抛弃人类。从法学角度出发,季卫东也提出了自己的忧虑,他认为人工智能黑箱式的操作会让很多东西变得不可说明,进而使得问责机制失灵。毋庸置疑,技术发展释放了更多的生产力,为人类社会带来了更多财富也极大地便利了我们的生活,而在未来的发展中,人离不了技术,技术也离不了人,但我们仍需要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控制技术有序发展。
在第二部分“你是谁?制造工具还是被工具制造?”中,主持人余盛峰提到,“互联网之所以能够进化到现在,就是因为互联网充分利用了人性当中的某些特点”,当我们每个人手中的那一方屏幕变得越来越懂自己,甚至能准确推算我们的偏好时,我们是在使用工具还是在被工具奴役?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人类基本的心理构成和生理构成并没有发生巨变,而技术却在不断迭代,人的进步和技术的进步似乎已经脱节。徐英瑾担忧短视频可能会弱化我们的语言思维能力,甚至破坏我们的长期记忆以及类似的认知能力,我们需要对此加以警惕。
在现场的互动中,多数观众认可并相信自己的主体性,认为自己能够在各大平台的算法数据中保持理性而不被左右。而对于这个问题,对话嘉宾的看法也基本分为两种,一种是“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人和技术始终处于制造与被制造的复杂关系中,自古如此。另一种则认为,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再到今天的大数据时代,人类社会已经有了质的变化,矛盾激化也愈发尖锐,我们需要重构人和技术的关系。
在“你在做什么:科技的伦理边界在哪里?”的话题中,对话嘉宾探讨了争议很大的“基因编辑婴儿”案。在谈及基因编辑时,徐英瑾讨论了主观消灭偶然性的危险。吴国盛则谈到很多冲突是源于旧的伦理和新的现象的冲突。
如何确定科技的伦理边界至今莫衷一是,但我们无法避免会面多更多尖锐的伦理难题。人类社会虽然是一个整体,可不同地域的人的发展方向不一样,不同的利益团体的价值取向也不一样,诸多不同之下,很难建立统一的伦理标准,因此刘锋也表明,除非能确定一个统一的目标,否则伦理难题始终会是一个悖论或者困难的问题。刘伟则建议从经典书籍中对现在的伦理难题追根溯源,汲取名家的智慧、形成自己的思想。
在最后一个部分“你往何处去:人类还有选择吗?”中,对话嘉宾就之前的讨论分别做了一个总结,也阐释了自身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想象。徐英瑾建议用古代虎符的思想重新规制未来的数据管理;季卫东同样强调了技术发展中分与和、独立与平衡的重要性;刘伟则指出,技术将越来越人性化,人也将越来越技术化,这一过程中逻辑思维至关重要;刘锋表示人工智能这门学科尚不成熟,发展的突破中也暗含着各类问题;而冲突之中,吴国盛对未来发展保持乐观态度,相信高科技会创造爱的可能性。
随后,对话嘉宾分别回答了现场观众的积极提问,共同探讨了在技术不断变迁的过程中,我们该如何利用技术,又要如何提升自我。主题对话结束后,南都观察也为2019年的年度作者和年度伙伴颁发了奖项,期待新年能够继续共勉。
本次年度对话主办方南都观察是南都公益基金会在2016年发起的思想平台,关注社会公共议题,以多元视角和专业解读呈现独立观察,探寻“中国社会的十万个为什么”。南都公益基金会成立于2007年,通过资金支持来推动优秀公益项目和公益组织,带动民间的社会创新,实现支持民间公益的使命。
本文网址:http://www.afeijie.com/yuwangtai/25001.html ,喜欢请注明来源河南开封新闻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