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开封新闻网

专访华为余承东:折叠手机最迟年底上市,“怼

  9月26日,华为在上海发布了旗下首款“第二代5G手机”——Mate30/30 Pro 5G版,售价4999元起。发布会后,公司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接受了包括南方日报在内的数十家媒体的采访,就品牌推迟折叠手机Mate X以及Mate30/30 Pro 5G上市时间、下半年国内及海外消费者市场预期等问题一一作答。

  值得一提的是,余承东表示,华为首款折叠屏手机Mate X将于10至11月期间上市,最晚今年年底前一定会公开发售。这也是该公司高层首次向媒体确定发售时间消息。

  华为折叠手机最迟年底上市,目前还要等5G优化完成

  南方+:我们注意到,华为Mate30/30 Pro的4G版上市时间都为9月,为何5G版选择延迟至11月1日发售?这是否与备货量、技术问题有关?

  余承东:不是的,这种选择与备货量多少无关,华为是希望配合国内5G网络建设运营商的优化工作进度,我们希望等一段时间让5G网络慢慢优化后再上市。我们注意到,现在国内大多数城市的5G网络还不成熟,甚至没有5G网络。而在部分开通了5G网络的城市,有用户发现拿到5G手机后,手机的功耗很大、发热比较严重,但事实上这与手机好坏无关,而是现有的5G网络优化还没有做好。

  因此,华为希望等到国内有更好的网络覆盖和优化完成后,再把Mate30/30 Pro的5G版本正式推向市场,否则,这对于华为品牌本身可能会造成消极影响。

  南方+:对于今年Mate30系列,以及华为手机业务的总体表现有何预期?

  余承东:我们争取Mate30系列能实现2000万台的销量。事实上,如果没有受到美国政府的制裁,上半年华为P30系列销量早就超过2000万了,但目前这部分销量是1700万左右,我们少买了差不多500万台。

  至于华为手机业务在国内的市场表现,我们没有设定目标,我们最关注的还是用户的使用体验的提升,以及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的提升。

  南方+:之前预热的折叠屏手机Mate X大约什么时候上市?

  余承东:目前折叠屏遇到的技术问题华为都已攻克,我们可能预计在下个月或者再下个月推出Mate X。(为什么?)实际上我们原先Mate X是搭载了麒麟980处理器和巴龙5000外挂基带芯片的,现在我们推出了5G SoC集成式基带芯片,我们想把它的芯片技能技术在Mate X上做一个升级升级,这样一来手机就有更加强大的性能,而且功耗更低。

  总之,上市时间我们预计是在今年年底前。(为什么一再推迟?)之前Mate X系列合作的屏厂正在进行扩产能的工作,部分正在搬迁,所以产能有一定滞后,上市时间也因此延后了。不过,Mate X今年年底一定会上市。

  华为高层:不是故意要“怼”友商,但我们确实更领先?

  南方+:Mate30/30 Pro系列发布会上,华为多次与苹果最新一代iPhone11 Pro系列作对比。从设计、技术创新的角度出发,华为如何看待苹果、三星这类公司?

  余承东:首先我们想说,苹果、三星都是我们非常尊敬的对手。正因为市场有竞争,行业才会有发展。彼此之间的这种良性竞争,能让大家相互比赛、相互学习、共同发展,能够给消费者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产品。比如:我们做了反向充电,马上三星就学过去了,是吧?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很正常,通过这种竞赛,我们能够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更好创新更好服务,这是非常有价值的。

  同时,我也很高兴地说,我们从P20开始就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Mate30系列我们更进一步。我们在各个领域都更领先,比如说信号、通讯数据、闪充方案、电池续航都是业内领先。目前,我们还在努力构筑华为的生态,把手机、PC、电视都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协同,设备之间全面打通,这是华为引领的一个创新战略。

  南方+:华为如何看待小米推出的19999元概念手机,以及其他厂商推出的智慧屏等等产品?

  余承东:它(指小米)只是一款概念手机,没有实用价值。

  智慧屏方面,事实上华为已经在这个领域研发了两年了。现在国内的、国际的一些电视机厂家,在做智慧屏这方面不太有进取心,没有真正颠覆这个电视行业的体验。所以我们希望华为能来做样板,供大家来参考。其他厂商的发布的产品,实际上根本体验达不到。华为现在要做的,是通过打造真正智慧化的生活场景,让大家重新回到客厅这个家庭中心来。

  问:华为目前正在培育国内的核心供应链?

  余承东:是的。美国制裁华为之后,我们供应链国产化的比例的确实大幅度增加了。原来我们华为一年需要从美国供应链采购6、700亿美元,现在我们慢慢变成中国大陆、日本、韩国多个渠道共同用。尤其是中国大陆的渠道,我们需要培养我们国内的产业链。


    本文网址:http://www.afeijie.com/yuwangtai/7848.html ,喜欢请注明来源河南开封新闻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