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胡立刚
大时代波澜壮阔,像邹碧华这样的好法官并不少,而在做一个好法官好干部的同时,还能扮演好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等角色,实属不易。邹碧华做到了。他用他47年短暂的生命历程为自己刻下了墓志铭——因为我的存在,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在既是大学同学也是邹碧华爱人的唐海琳眼里,邹碧华拥有难得的积极向上、勇于追求的魅力,无论在学生时代,还是走上工作岗位,无论是法官,还是丈夫、父亲的角色。
邹碧华真是个好男人!他的好,已超越了自己,蔓延到了周边,感动并改变着身边的人。
唐海琳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家境殷实不说,对独立和自由有着强烈的追求,可是,因为邹碧华对她的好,唐海琳自觉牺牲了自己的自由,与公公婆婆一起住了15年,后来条件好了,完全可以为公公婆婆另买一套房,可是因为邹碧华的坚持,一直过着三代同处一个屋檐下的生活。
“邹碧华特别会甜言蜜语。”与邹碧华一样快五十岁的唐海琳说这话的时候脸上竟然泛起一丝红晕,“我能感受到他的真心,我相信他说的话,我甚至能清楚回忆他说话时的很多细节。”
“如果一个人对家庭都不能负责的话,还怎么能对社会国家负责?”这是邹碧华面对唐海琳抱怨时的严肃表白,他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
他的善良真诚甚至深深地感染了他那已上大学的儿子。邹碧华突然去世后,儿子在朋友圈晒出了家里书房的照片,并写道:爸爸每天工作的地方。因为他,家里到处都是书。
妻子唐海琳为丈夫骄傲,儿子同样为有这样的爸爸骄傲,而且,这样的骄傲已变成了崇拜。邹碧华的儿子没有说出崇拜两个字,但是,他用微信表达了对父亲的崇拜:昨天晚上爸爸打电话祝我21岁生日快乐。还和我谈到他21岁的时候刚刚本科毕业,只身一人来上海找工作,除了妈妈谁都不认识,住在纺织大学学生公寓,一家家单位敲门投简历……
邹碧华爱读书是出了名的,他的司机李小马告诉记者,邹碧华平时的爱好就是买书、看书、藏书。
因为看书,没学过心理学的他写出了《法庭上的心理学》,因为看书,不懂管理的他突破了“大数据”高效管理的难题,因为学习,他在完善自己的同时让身边所有的人感受到他的努力与坚持。
记者采访得知,由邹碧华亲自监制创作的一部以少年审判为主题的专题片《寻路》就要播出,在这部专题片里,有着一个法律人对普通百姓的“良心”,片子里,处处呈现着法官的原生态、社会对善良的期待。
本文网址:http://www.afeijie.com/longtingqu/27377.html ,喜欢请注明来源河南开封新闻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