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开封新闻网

鞠建东:“两山”理论与累进碳税(绿色补贴)的初步思考

(原标题:鞠建东:“两山”理论与累进碳税(绿色补贴)的初步思考)

文/鞠建东,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紫光讲席教授、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绿色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1. 碳中和的实现

鞠建东教授认为,实现碳中和可以总结为三个结构性的实现:科技实现、经济实现、金融实现。

科技实现是最直观的要求,也是目前讨论最多的领域,比如光伏技术、氢能技术等。碳中和的主要技术路径思路:从终端用能的再电气化,到前端电力生产的零碳(低碳)化,再到多余排放的负碳抵消。但科技实现并不等同于经济实现、金融实现,不仅需要科技实现,还需要经济实现和金融实现,三者缺一不可。

宏观层面的经济实现,意味着需要保证供给方从高碳生产(资源依赖)到低碳生产(技术依赖)转换时,需求方从高碳产品与服务向低碳产品与服务转换时,替代的低碳技术/消费方式的市场价格大于等于成本,否则在经济上无法实现。

微观层面的金融实现,金融支持需要贯穿科技实现的全过程,实现从技术研发与孵化、商业化、生产、全产业链管理的全过程覆盖。技术的研发与孵化需要用绿色低碳创投基金等资金支持,技术商业化需要用绿色债券、投资、贷款等优于市场成本的资金支持,生产过程需要充分利用碳市场/碳配额获益等金融手段支持。全产业链过程,包括材料和配件的供应、生产、销售和使用过程,也需要配套绿色金融支持方案。

2. 碳市场难以单独支撑实现碳中和

金融实现支撑科技实现,政策工具至关重要,其中最重要的政策工具有两类:一类是行政措施,就是从中央政府到省、市/县、乡/镇各级政府通过行政命令一级一级压指标;一类是经济政策工具,而经济政策工具又有两个,包括碳市场和碳税。碳市场目前关注度很高,但笔者认为我国仅依靠碳市场的政策工具很难实现碳中和。

我国碳市场从2013年起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深圳以及福建八省市地方试点,到2021年7月全国碳市场正式开始运行,目前碳市场仍处于不成熟状态。我国碳排放配额免费发放,配额规模40亿吨,超过欧盟的20亿吨,碳排放配额发放方式选择免费发放还是竞价拍卖,哪种方式更有利于资源配置,值得进一步探讨。现阶段,中国碳市场仅为现货交易,没有期货、期权、远期、互换等有效的价格发现工具,缺乏金融机构的广泛参与,而欧盟碳市场金融产品丰富,期货交易活跃。

从流动性来看,我国碳市场流动性很低,中国碳市场换手率大约5%,而欧盟是400%,是中国的80倍。从碳价来看,中国碳价约50元人民币/吨,而欧盟是50欧元/吨,超中国7倍。因此,碳市场的发展与完善还需要在立法(减排总量、配额发放方法)、量化、定价等多个方面有长足的进步。

参考国内其他要素市场的发展状态,如资本市场、期货市场、知识产权市场,发展过程都并非一帆风顺。碳市场作为一个全新的、定义了权限的市场,发展将存在诸多困难。所以,建立一个完善的碳市场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笔者认为,靠碳市场去实现2060年前碳中和是非常困难的。如果碳市场的发展不足以实现产业的绿色转型,那么就主要依赖行政命令了,这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状况。我们需要尽量多依靠经济政策,少用行政命令来实现绿色转型,在碳市场发育尚不完善的情形下,就必须依靠碳税(绿色补贴)了。

3. 实现单一碳税面临的问题

除了碳市场外,另外一种在国际上比较普遍和成熟的做法是碳税。碳税主要是指对碳排放征税,是环境政策最重要的工具之一。不同产品税率会不同,如每升汽油碳税2.9美分,每立方米天然气碳税2.3美分。从全球范围来看,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已经实施碳税,日本已对石油、煤、天然气征收碳税,新加坡已经实施碳税,印度和南非计划2022年实施碳税。美国多次提出但尚未实施碳税,英国、中国尚未实施碳税。

目前所说的碳税都是单一碳税,即排放每吨碳税要征收多少钱。实施的碳税也面临一些问题,单一碳税的模型研究主要有以下五个结果:

第一,单一碳税在碳减排初期有很大推动作用,但长期进一步降碳非常困难。初期主要针对一些碳排放高的行业,相对比较容易,后期需要民众都把汽油车换成电动车,推动难度较大。模型计算表明,单一碳税50美元/吨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的50%,但是从降50%到碳中和需要非常高的单一碳税,测算显示,若要降低80%的碳排放,碳税需要超过100美元/吨。

第二,初期阶段碳税对煤炭、煤电行业打击太大。因为煤电在电力行业占比较高,且已经存在很多可替代的手段(水电、光电、风电),碳税实施初期将对煤炭、煤电行业造成较大冲击。

第三,碳税模型计算对宏观经济影响不大,可以为正也可以为负,但都在国内生产总值的1%之内。

第四,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有担忧认为碳税对穷人打击比较大,因为一般贫穷地区会烧煤取暖、用煤发电等。不过碳税是会改善还是恶化收入分配结果并不一定,最终要取决于碳税收入该如何用。把碳税收入再分配给穷人,碳税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就是正面的。

第五,现有碳税模型一般认为,碳排放的社会成本可能大大高于现行的碳税,有些理论计算甚至认为,碳排放的社会成本达到250美元/吨。

4. 累进碳税(绿色补贴)的初步思考

对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而言,碳中和的经济政策和发达国家有两个基本的不同:第一,发展中国家必须考虑增长;第二,发展中国家必须考虑技术创新与技术的可行性。对于所有国家而言,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有一点共同的认知误解:实现碳中和目标,不仅是环境政策,更是产业政策,是推动产业绿色转型的产业政策。所以,碳中和的各项政策,首先是产业政策。本文接下来讨论的碳税,实际上也是一个绿色转型产业政策的设计。

对于非单一碳税的具体设置,可以考虑累进碳税。首先要定义什么是绿色,笔者认为不同行业取碳密度的均值,均值以下是绿色,均值以上是非绿的、需要惩罚的产业。比如,假设电力行业均值是600克/度电,小于均值就定义为绿色;假设交通行业均值是100克/公里,小于100克定义为绿色;假设居民消费均值是10吨每人每年,小于均值10吨就定义为绿色。以电力行业为例(如图3所示),横轴是碳排放强度(克/度电),纵轴是价格(元),曲线表示对不同碳排放密度企业征收的碳税(补贴)大小,曲线斜率会变,即碳税征收随着碳排放密度越高税率越大。

从2021年到2060年,碳税(补贴)曲线将不断左移,即碳排放均值从2021年的600克/度电到2060年碳中和的0克/度电。企业碳排放密度在均值600克/度电以下是补贴,600克/度电以上征碳税。目前煤电碳排放密度高于均值,天然气发电可能比煤电略低,光伏和清洁能源等碳排放密度更低,这都取决于行业碳排放均值的大小。通过惩罚高碳排放的煤电,补贴清洁能源等低碳排放发电,这种均值以下补贴和均值以上惩罚的方式,使企业可以自己选择组合,减少火力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水力发电,只要做到均值以下就可以获得补贴。

以关乎收入分配的居民消费碳税(补贴)为例(如图4所示),假设现在居民消费的碳排放均值是10吨/人年,多于10吨/人年的缴税,低于10吨/人年的补贴。居民消费中的碳排放来自开车出行、盖房子、乘坐飞机等。从居民消费来看,富人碳排放高,穷人碳排放少。这将导致对富人收的碳税多,穷人收的碳税少,个人也可以通过种树等形式降低个人碳排放,到2060年碳排放均值是0,从居民消费上也达到了碳中和。

通过改进的碳税方式,每个行业取均值,这样更容易获得企业的支持,一半企业会支持,因为它们在均值以下;另一半的企业可能会反对,因为它们在均值以上。通过分不同行业设置均值具有灵活性,均值大小设置也具灵活性,容易获得各方支持,政策也更容易通过。

基于以上分析,鞠教授提出了一个碳中和实现的具体经济路径,通过累进碳税(绿色补贴)来推动各行业碳排放均值的不断下降和循环迭代,从而实现2060年前碳中和。

(全文发表于《清华金融评论》2021年第12期)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 发表,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网址:http://www.afeijie.com/yuwangtai/1085476.html ,喜欢请注明来源河南开封新闻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