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破解中国健身房盈利困境:“赚用户来的钱”,开辟社区智慧运动空间)
全民健身已成为炙手可热的风口行业。
2012年以来,我国健身产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12-2017年期间,我国健身行业产值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7%,到2022年健身产业规模预计将进一步超过2000亿元。与此同时,疫情也为全民健身行业爆发按下快进键。在政策和市场需求双重拉动下,全民健身产业的想象空间巨大。
热潮之下,如何抓住下一个风口?未来的全民健身产业形态是怎样的?在4月21日举办的2021体育文化体育旅游线上论坛上,多位资深从业者及行业专家分享了对于全民健身行业的观点。
没有行业能靠“赚用户不来的钱”发展
“在2014年2015年这样一个时间点上,我们放眼中国的健身行业,没有出现一家大公司。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呢?”论坛上,乐刻运动联合创始人、联席CEO 夏东抛出这一问题。
今年年初,“健身会员卡办卡七天冷静期”一度冲上微博热搜。办卡不去,早已成为健身房司空见惯的现象。夏东指出,“赚用户不来(健身房)的钱”这一底层逻辑,是中国健身俱乐部发展的根本问题。在他看来,健身是适度反人性的,如果把健身卡卖了之后,不做运营、不做内容、不做服务,用户可能很难坚持,这就会产生用户花了8000-10000元买了一个健身卡,结果只来了10次、5次甚至不去。
“随着新用户越来越少,教练的角色变成销售,而不是服务。久而久之,这个行业就会产生用户、教练和健身房老板用脚投票的关系。而中国的大型商业俱乐部,相当一部分公司最后的底层逻辑就变成赚用户不来的钱。这就是我们认为中国的健身行业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一家大公司都没有的原因。因为没有任何一个行业靠赚用户不来的钱能够持续健康发展,能够形成一个可复制的稳定的盈利模式。”
夏东指出,只有赚用户来的钱,整个行业才会形成一个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盈利模式,才能往前走。而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教练做成健身房的核心,让教练回归教练自己的价值,把服务做好,把内容做好。
为此,他算了一笔账。“过去,传统俱乐部的私教定价基本上在300~400元,乐刻的定价大概只需要在220元钱左右,用户端的成本下降会下降30~40%,但是大部分的教练在传统俱乐部的课时费只占到收入的一节课收入的30~40%。而我们倒过来给教练分成,给他分60%,最高可以分到70%。这样一来,每一节课拿到的课时费可能比传统俱乐部还稍微高一点,但因为我们有大量的会员,其实教练并不缺流量,他只需要认认真真服务用户,就不会缺少用户。我们让教练不以销售去驱动,而是以服务续费来驱动,从而改变教练的服务状态。”
围绕运营的提升,夏东也强调了健身房24小时运营的重要意义。在他看来,24小时并不会带来大量的成本的增加,但会为用户提供更高的便利度。
乐刻内部运营数据显示,晚上11点到早上8点来运动的人群大概占6~7%。“从零售的角度上来讲,6~7%的坪效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Cosco是全世界最好的零售公司之一,它的净利润大概7~8%,沃尔玛的净利润不到10%,永辉的净利润大概也只有7~8%,我们就靠一个24小时和业务在线化这样一个逻辑,使坪效能提高6~7%。”他说。
打造智慧社区运动空间
“互联网+健身”的蓬勃发展,也为健身行业提供了新的增长点。产业形态不断升级,呈现出无限的发展潜能。
数字科技如何渗透健身行业?陆道动美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兼CTO刘腾蛟指出,全民健身与体育运动的核心是场景,需要运动空间去承载,大到足球场、篮球场,小至健身房,甚至不足几平米的空间都可以运动。空间的智慧化升级与建设,将增强用户的运动体验,最大程度上实现运动过程与运动成果的数据收集与反馈,而这也是形成地区全民健身大数据的源头与基础。
提到运动空间,首先能联想到的就是体育场馆。场馆智慧互联所涉及的各类物联产品与配套系统,能够在预订、入场、存取、安防等各个环节实现前端数智化、业务在线化,从而实现服务与管理能力全面提升。
体育公园是另一个重要的空间载体。刘腾蛟指出,与封闭式场馆不同的是,体育公园有着大量的开放式运动空间,并接待了男女老幼全年龄段的用户,更需要依托各类物联及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全场景智慧化管理,确保运动人群拥有安全、便捷的环境。此外,在社区健身驿站、社区运动场、健身步道等空间,同样可借助成熟的技术与产品,实现资源的整合与链接,打造多元化运动体验,提高运动的可及性和获得感。
他也提及了运营智慧化的重要性。完善的运营管理系统将打破数据孤岛,实现全业务对接。尤其在服务端,搭建全民健身数字化入口,让群众能快捷、高效的获取身边的运动资源与资讯,并参与其中,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普惠性。
未来,全民健身的智慧空间究竟是怎样的?也许,它的占地面积并不大,却足够有趣、聪明、有用。更重要的是,全民健身将与社区空间融合,成为社区文化的一部分。
坐落于成都市青羊区少城街道的WePark 玩湃社区智慧足球公园,是未来智慧健身空间的一个样板。“我们选择了城市的金边银角,做了这个 350 平米社区智慧足球公园。面积虽然不大,依然实现了三个功能。”陆道原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周莉介绍。
第一个功能就是引进了荷兰足球课。“如何通过社区足球这样的场景,把来自荷兰的青训体系,融入到社区孩子们放学之后的那个时间段?其实就是技术在起作用。” 周莉指出,通过运用智能足球技术,在社区小小的智慧足球场里面就实现了荷兰足球课的教学。
实际上,类似的社区智慧足球场已在佛山、武汉、开封、张掖、贵阳等地相继落地。通过智慧系统,不同城市的孩子们实现了异地同场竞技。“我们通过技术,通过高质量的浓缩赛事,构建了跨区社群。在这个系统里面,我们还发起了一个名为社区世界杯的赛事。这是第二个功能。”
最终的落脚点是具有文化氛围的社区运动空间。在周莉看来,社区足球俱乐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空间载体。“我们跟荷兰交流发现,他们通过一个具有文化氛围的运动空间,就能够使老百姓参与进来。比如他们的社区足球公园,就是狠抓足球文化的培养、足球兴趣的启蒙,从而把足球文化的亲和力和大众体育的参与度做起来。”
(作者:刘美琳 编辑:李博)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本文网址:http://www.afeijie.com/yuwangtai/1554076.html ,喜欢请注明来源河南开封新闻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